首页 公益 正文

“吨粮田”在过去和现在都发生了变化

2020-10-09 17:55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甘肃省临泽县平川镇高伟福一家的冬桃,一个月后还熟,枝条上挂着厚重的果实,慢慢变红。高伟福说,一英亩土地上有十个人在采摘时不忙。


20 多年来与市场打交道的高伟福非常擅长 "错峰挂牌"。冬桃采摘不急卖,先放在冷库,过元旦再卖到南方。


一亩地能种多少冬桃?"高伟福挥挥手说:" 今年可以生产五吨左右,这不是很多,这片土地曾经是著名的‘数吨粮田’!


高伟福的家乡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上的甘肃省张业市。临泽县在熟食地区获得了粮食单产冠军县称号,当时依靠 "带田" 的种植模式,有 "一吨粮田",每亩产量一吨。


种田时,一排小麦和一排玉米看上去像胶带,群众叫‘带田’。"临泽县农业局副局长李子琴告诉记者," 带田 "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光、热、土、水资源,一亩田的小麦和玉米产量可达一千公斤,故称为" 每吨粮田 "。


虽然我家只有 5 亩耕地,但小麦间作玉米每年生产 45000 公斤粮食,粮食不能被吃掉。"高伟福回忆道。吨粮田" 的出现,导致粮食产量急剧增加。当时,张掖占全省耕地面积的 5%,提供了全省 35% 的商品粮,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。


然而,"吨粮田" 的高产却是以高耗水量为代价的,高伟福回忆说,当时一亩土地每年要浇水十次,每亩最高用水量达到八百立方米,而河西地区的资源短缺、水资源短缺和过载利用并存。


吨粮田 "因水而兴盛,也因水而兴盛。2000 年,国家启动黑河水量统一调度,位于张掖等地的黑河开始下游分水,水量分配计划要求张掖等中游地区减少生产用水,为延海下游提供生态用水,从此消耗大量水分的" 吨粮田 " 生态退却,逐渐退出历史舞台。


水分的分配也迫使林泽以水开垦生产,探索新的节水产业布局。玉米种子生产凭借其独特的光热优势,逐渐成为 "吨粮田" 中的一项新兴产业。在此期间,高维家族种植了 5 英亩土地种植玉米。与 "带田" 种植方法相比,玉米一年浇水两次,4 月和 5 月的 "颈旱" 交错,节水优势明显。


临泽县还依靠县种子公司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,该县玉米种子生产面积扩大到近 250000 亩,被原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,全国 10 种玉米种子之一来自临泽县。

image.png

除了选择更多的节水产业外,林泽还在节水技术、滴灌、喷灌等技术上进行了逐步推广,提高了用水效率。


高伟福冬桃田覆盖黑滴灌管,用水量少,节约用水。到 2019 年底,该县地膜覆盖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 90% 以上。许多耕地采用地膜滴灌、喷灌、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。


近年来,种子生产玉米的增收空间越来越小,林泽县还记得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。高伟福在曾经的 "吨粮田" 上建立了种植合作社,2018 年开始转变种植西兰花,品种灵活调整,与市场接轨。在稳定种子生产基地的同时,地方政府也促进了蔬菜、草、畜、林、果、食用菌等新格局的形成。


临泽县党委书记张学勇说,振兴农村主要是因为工业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,目前,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,不仅是保障粮食安全,也是增加农民收入,既是一个经济账户,也是一个良好的生态账户。




责任编辑:萤莹香草钟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中新资讯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